招募(Recruitment / Talent Acquisition)看似是HR簡單的日常工作,但是既須做好策略規劃,同時又有很多細節繁瑣的事需要落實執行,所以有些公司是配置完整又專業的招募團隊來執行。

很多人剛踏入HR領域時都是從招募人員(recruiter)做起,這工作有什麼眉角要注意呢?HR Business Partner在招募流程中又扮演什麼角色?


除了溫蒂在Chapter 7|人才招募方式百百種(上篇)Chapter 8|人才招募方式百百種(中篇)介紹的各種招募活動之外,recruiter每天也持續在做日常的招募工作:收集用人需求、張貼職缺、收集履歷、初步篩選、給用人主管評估、邀請面談、接待面試者、回覆面試者問題、收集面試回饋、安排二次面談、發感謝函、履歷資料建檔等。

溫蒂在Chapter 3|HR部門怎麼分工?談到溫蒂公司HR部門的配置中只有2個recruiters,平均每人同時負責超過100個職缺,大家能想像嗎?

當然這些職缺也有分輕重緩急和優先順序,有些職缺其實沒那麼急著要找人,有些職缺甚至是讓用人主管自己收集、篩選履歷、甚至邀請面談。(但如果能由recruiter統一作業,公司專業度看起來會比較好。)

這些日常招募工作看起來好像沒什麼難度,但是魔鬼藏在細節裡,溫蒂觀察到很多常被忽略的細節值得特別留意,例如:

  • 用人主管常常把職務描述(Job Description)職務需求(Job Requirements)混在一起寫,recruiter應要協助改寫和分類。
  • 用人主管有時只是很簡單條列出工作項目,但是職務描述需盡量將工作內容寫得詳細完善、吸引人卻又不誇大。
  • 職務描述中常常出現公司內部用語或縮寫,應改為大眾通用的用語。
  • 公司制式履歷表格太繁瑣,甚至有許多不必要的個人隱私問題(如籍貫、婚姻狀態、家庭狀況、血型、身高、體重等)。
  • 沒有確實追蹤面談結果或忘記發送感謝函

在這些日常招募過程中也會出現Chapter 8提到的中階人才與CEO團體面談的人選,但是用人主管常跟溫蒂說不希望他們面談的人選被送去CEO的團體面談,因為一旦去了結果就是一翻兩瞪眼,如果CEO不喜歡這個人選,就只能直接說掰掰了。

但是團體面談人選常常不足,所以用人主管這個請求還是會被主辦的HR Business Partner拒絕的。(我們也有業績壓力阿!)


HR Business Partner在招募流程所扮演的角色

HR Business Partner負責掌握事業群組織內的人員編制,recruiter會先向HRBP確認後再開啟職缺。

HRBP接下來的參與時間點通常是在第二階段面試,recruiter會先將履歷和用人主管第一次面談的紀錄給HRBP,如果沒有問題就會安排事業群總經理、HRBP和用人主管參加第二階段面試。如果有疑慮的話,HRBP也可以先與用人主管釐清。

然而「技術類」的職位如工程師,則是直到用人主管送錄用單,HRBP才會打電話給他們談薪資和錄用。

二次面談後有時HRBP還需要做資歷查核(Reference Check),確認應徵者過去的公司、職務內容及工作表現。通常應徵者提供的主管名單都是對他們工作表現讚譽有加,但溫蒂也真的遇過有「推薦人」說應徵者工作上的不適任之處,而且他也很驚訝怎麼會被列為推薦人...。

因為recruiter沒有負責薪資的領域,所以一旦由HRBP接手與應徵者談薪資,就是由HRBP負責持續與該應徵者聯繫,並完成後續的錄用流程。

HRBP談好薪資(複習一下:Chapter 6|你最在意的薪資/績效獎金/分紅/調薪)並且確認要錄用後,HRBP還要填寫錄用單並進入錄用簽核流程(用人主管→事業群總經理→人資副總)。


這個時候應該很多人都會遇到HR跟你說,聘任書還沒收到是因為錄用流程還卡在簽核

卡在簽核的原因可能有很多,有時人資副總會提出「覺得薪資給太高」、「這個部門沒賺錢為什麼還要找人?」、「這位履歷看不出來有符合條件啊」、「這個前員工之前在公司的績效考核如何?(延伸閱讀:【科技業人資忙什麼?】Chapter 10|績效考核怎麼評?|沒有人想當最後的5%」、「從面試評核表看不出來要錄取的原因在哪」等問題,HRBP就需要先向人資副總釐清這些疑慮後才能順利發出錄用通知(或是很不幸地被擋下)。溫蒂也曾經原本和應徵者談好薪資,卻被人資副總退件而必須重新協商薪資。

有時溫蒂的小確幸就是開會回來後,看到桌上放著人資副總簽好的聘任書。


因為recruiter的工作已經多到滿出來(也可以說是人力配置不足導致),平常沒有時間「主動」尋找潛在人才(Talent Hunting),這也是溫蒂覺得很可惜的地方。

有時HRBP就會代替做這個工作,我們口語常說的「撈履歷」,就是在人力銀行網站上設置條件並搜尋可能合適的履歷,再主動聯繫。

LinkedIn招募功能

現在越來越多公司也開始使用LinkedIn的招募功能,當時溫蒂就是先請歐洲分公司幫忙買了一個LinkedIn的招募帳號(從歐洲下單的價格比亞洲優惠),並負責操作台灣總部的LinkedIn(恩...溫蒂的工作就是這麼雜...)。

這個招募功能的一大好處就是可以設置很多篩選條件來「撈履歷」,並且如溫蒂在【HR新知分享】HR如何對抗職場上的歧視?提到的,禁止以性別、年齡等條件來篩選。

購買招募功能還可以看到所有會員「未開放」的人事履歷(profile)內容,但最大的缺點就是99%都沒有聯絡電話或email,只能透過LinkedIn發送訊息功能,而常常都是未讀未回。

張貼職缺數量(Job Slot)的費用是需要另外加購,職務內容則是可以無限次更換。人資副總只願意讓我們買2個(我前面有提到公司職缺有多少吧?),所以溫蒂只好想辦法把所有類似職缺都塞在同一個貼文裡,或是直接做CEO團體面談的廣告宣傳。

因為能夠張貼的職缺有限,所以通常溫蒂只能選擇一些比較有可能使用LinkedIn的會員族群,如業務、HR等職種來張貼職缺。

LinkedIn會員遍布全球,溫蒂偶爾還需要幫其他規模較小的如澳洲、印度、新加玻等海外分公司張貼職缺並收履歷。

若有人投遞履歷的話,溫蒂會收到一封封的e-mail,如果應徵者有附上自己的履歷,就會有附加檔案;若無,e-mail中就只有名字和簡單的學經歷,如果要看完整的profile還要點連結進去網站看,再存成PDF檔案傳遞給其他HRBP或用人主管,如此的招募流程效率就會大打折扣。

LinkedIn會顯示出張貼職缺的人的資料,所以溫蒂也時常收到應徵者傳訊息問問題。現在有一位HRBP就是透過LinkedIn主動聯繫溫蒂,才安排面談後加入公司的。


員工推薦(employee referral)也是很常見且成效高的招募方式,公司也一直很想拓展這個管道,甚至把推薦的比例設為部門目標之一。

我們想了一些方法,例如把握新進人員的人脈網絡,在剛到職時就請他們推薦認識的人選;聚焦重點職缺的需求條件來幫助員工回想身邊合適的人選;透過員工的社群媒體管道來宣傳等。

歐洲分公司的HR也特別積極推廣員工推薦方案,定時發信給所有員工告知目前公司的職缺,並提醒他們推薦方式和推薦獎金

上一篇溫蒂有提到,公司不用獵頭公司來找人,所以就要多仰賴現有廣大員工來充當獵頭了。

【備註】本系列連載內容以溫蒂前公司為背景,並以溫蒂親身經驗為基礎,不代表前公司或同仁立場,亦不一定適用於其他企業,特此聲明。非經授權請勿轉載。


想即時收到新文章通知,記得追蹤溫蒂粉絲頁喔!


延伸閱讀

arrow
arrow

    溫蒂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